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55歲陳先生是工地作業員,長年不明原因的全身肌肉痠痛讓他十分困擾,而平時繁重的苦力工作讓他疼痛更為惡化。除了疼痛外,長期的疲累感和糟糕的睡眠品質常常讓他覺得心情很低落。為了改善症狀,他從小醫院看到大醫院,但都檢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為了止痛方便,他習慣到區域診所包止痛藥和打打止痛針。雖然短期內會改善,但是痠痛沒過多久又會回來。這個狀況讓他感受到很大的挫折感。

30歲李小姐慢性頭痛加上肩、背和腰的肌肉痠痛同樣困擾著她。長年緊張的婆媳關係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似乎讓她的疼痛更加惡化。疼痛的情況讓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受到影響;全身痠痛一度讓她在菜市場採買時舉步維艱,痠痛的狀況也讓她在處理孩子哭鬧時更加煩躁。痠痛讓她無法長時間持續工作,這也讓工作的主管和同事不諒解,甚至認為她在藉機偷懶。為了這個問題,她看過很多醫生,也做了很多的檢查。雖然報告結果都顯示正常,但是治療後還是沒有改善。

陳先生和李小姐的症狀是典型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它的特徵是長期的廣泛型肌肉痠痛,伴隨有疲勞和睡眠障礙。除了肌肉疼痛外,也常伴隨其它的疼痛症,包括頭痛、腸躁症或是顳顎關節痛。到目前為止,醫學界普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轉可能與中樞神經疼痛訊號調控失常相關,而日常生活的壓力會加重和誘發纖維肌痛症的的症狀。生理的疼痛看似和心理的孤單無關,但纖維肌痛症這個疾病卻常讓患者感到孤獨無助。

纖維肌痛症的表現相當多樣化(heterogenous),除了全身性慢性肌肉疼痛外,臨床上病人也會以憂鬱,頭痛,疲勞,或是睡眠障礙作為主訴。病患在確診前可能在不同的科別中遊走求診,因此一開始就得到正確的診斷並不容易。根據國外的統計,病患從發病到確立診斷平均需要花上5年的時間,而每一個病人平均需看3-4次門診才能確立纖維肌痛症的診斷。

到目前為止,臨床上沒有任何抽血檢查或是影像學檢查可以用來確診纖維肌痛症;診斷的確立是依據問診及臨床症狀為主。因此,雖然病患飽受疼痛之苦,但抽血及影像學檢查卻可能會顯示完全正常。病患在生活中可能會被認為是無病呻吟或是心理壓力的轉化症,這些情況都可能讓患者感到挫折。

慢性的疼痛常讓患者感受到孤立,其中也包括纖維肌痛症。由於疼痛是個人的感受,即使親如家人也很難完全同理。此外,疼痛所造成的生理上的限制也可能會導致誤解與孤獨。不同於其它疼痛症(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常見於中老年人),纖維肌痛症好發於青壯年,而他們正值勞動及生產力的高峰。由於這類疼痛不像外傷有傷口,在發作時旁人通常難以察覺病患的不適,進而予以體諒,這些情況同樣也會讓患者感到挫折。

雖然纖維肌痛症可能讓患者感受到孤獨無助,認識並了解纖維肌痛症是改善疼痛及生活品質的第一步。經由專科醫師診察,並排除其它疾病後,適當的藥物輔以心理及復健治療可有效減輕疼痛。規律的生活和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改善病人的症狀。唯有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加上社會大眾對纖維肌痛症更多的了解,才可以改善病患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困境,早日擺脫纖維肌痛症所造成的困擾。2017/10/05(作者:洪志憲/高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