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前言:

日前,行將卸任的行政院長張善政,面對媒體詢問關於目前逐漸受到高度討論的轉型正義問題時,一反過去刻意經營的冷靜穩重形象,以高分貝的急切語氣,反問媒體:「轉型正義能增加多少GDP?」作為對於媒體相關提問的回答。一時引起輿論相當的關注與討論。這種回應,直接讓人聯想到數年之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民主不能當飯吃,也不能使GDP成長」的說法。二者說詞說法,可謂「相互輝映」,讓人瞠目結舌,頗有不知今夕何夕,彷彿仍在民主法治不彰的社會之中,大有時光倒退之感。

而一個國家最高行政官員,與財大氣粗的財團資本家沆瀣一氣共同的敵視民主價值,蔑視民意的態度,除了令人不恥之外,更凸顯台灣這片土地上,威權統治下的價值與利益結構,始終並未遭到推翻終結。實際上,透過專注於經濟數據,而刻意忽略經濟背後的結構、思維與價值的抉擇衝突之後,簡化的某些經濟指數上升為政權的政治正當性的憑藉。而並以此無視本質與關鍵的「指數」或指標作為其錯誤作為的看似合理性說詞,從而使得偏差傾斜的運作得以大行其道。年深日久,成為制度化與盤根錯節的當前宰制結構,並進而使得改善的成本與更易的難度不斷增高加劇。

但這些模糊難以窺見的真實,還是終究會不斷地展現出這個社會的深切困境與矛盾。衝突與結構的破綻,絕不可能透過粉飾、忽略而得以自動治癒解決。最後,還是必須要在解決問題的根本上償還因躲閃或未曾察覺而累積的損失,崩毀的危機也將會始終成為巨大的威脅。

轉型正義是無助於經濟的追殺?

事實上,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與挑戰,追根究底來說,是過去所憑恃的增長模式已走到無以為繼的困境。但在尋求解方之前,則必須從最根本的病灶認識與理解作為開始。若不能從根本與本源認識到問題的成因脈絡,則所謂的「對症下藥」無由談起。充分認識台灣過去被官方夸夸其談的所謂「經濟奇蹟」的新興工業國家發展模式,認清其本質與該模式的結構與癥結,如此才可能從中找到問題,也才有求解的可能。

過去的以GDP等經濟指數指標所顯示持續高度增長作為表現的經濟發展模式究竟是什麼樣的發展模式?根據過去的官方描述,認為係一種國家導引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被認知為是透過賢明政府與精英官僚透過洞見與智慧,以高度的執行效率排除經濟發展上的所有困難,並在國家政策與資源大力扶持下,鼓勵扶助那些積極果敢且肯冒險、配合政府產業政策的企業與個人,以無比的努力與信心達成國家經濟的高度增長與國民所得增加的實踐。

然而,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考究其本質,這是一種去除脈絡的完美政治宣傳。其目的還是在塑造統治者英明神武的形象,同時也透過經濟利益的交換授與,暗示服從與歸附將得得到分享獨佔國家資源的好處。而深層的說,這是一個為了鞏固欠缺民主正當性政權存續並持續維持統治優勢的政治形象工程。其美好的官商合作美景,實際上是以眾多的弱勢與基層乃至相對無法創造其所謂指標數字產業的犧牲所達成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國家將珍稀的公共資源集中傾注在附從翼贊者的利益結構下的扭曲發展結構。由於該利益是透過壟斷或處於高度寡占態勢下的國家機關作為忠誠交換所得得的排他性特權所產生的利益,所以,特權恣意橫行,尋租行為猖獗。市場的外貌下,是金權之間,透過攀附與賄賂,進行根據親疏遠近關係的利益掠奪與分肥。在這樣的運作下,巨大的利益私相授受,伴隨著驚人的腐敗與無效率。這樣的經濟結構與關係,有個很響亮的名字,也就是眾人熟知的裙帶資本主義(或稱權貴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其運作的體制就是「恩庇侍從體制」。

過去的中國國民黨所建構的威權體制,就是如此的運作。其黨國體制,在經濟表現上,本是發展經濟的產業政策與策略,在其手中,往往被改造為有利穩固其統治結構並救濟其合法性、正當性欠缺的危機。其優先思索的問題,乃是其統治體系的鞏固與求存。並藉由數字、物質與外在的宣傳,安撫並利誘受治的民眾。並且以少數特殊的案例,或經過包裝的特定事例,將政治經濟結構、體制性、脈絡性的問題,簡化為個人進取與道德修為問題。從而隱藏掩蓋其充斥著不公不義的政治經濟體制的破綻與現實。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去的不義體制,無論從最根本的經濟效率來看,或是結構與路徑的偏差錯誤來說,甚至是總體方向與國家主體的想像與描繪來加以檢視,均早已扭曲變形,偏離體制所應追求的規範目的。認識與面對此不義體制的現實,追究其本源,並從新確立價值體系與建構制度性保護體制,如此才能匡正過去那個偏差至無以為繼的經濟形勢,從而創造更有效率、分配更為公平合理且符合正義的新運作體制。

而這樣的作為,正是所謂的「轉型正義」。而考量到匡正後所欲確立的,乃是更為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以及更為周延與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並且更重視分配與政治經濟結構的合理安排。若能逐步建立制度與確立,其效率與內涵顯然更為更為積極良好。因此,我們當然可以反駁失職與利慾薰心卻心中只有權勢者利益的權貴階級們:是的!轉型正義當然可以增加GDP,還可以在政治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公平正義!

「開發」思維的無以為繼

過去黨國體制為了加強統治,也為了調動人民的物質與精神以打造建構其政權的穩固。因此,鼓動民眾致力於開發,而防杜民眾對於內造結構矛盾與衝突的質疑與究問。而這一切,單純的數字,卻被他們扭曲或誇大成轉移其利益結構問題的有力工具。實際上,經濟的發展,並非只有開發,數字本身的增長,也不能單純簡化成正面或負面判讀,還必須要透過解析以了解經濟體從產業結構到利益分配、國民所得是否增長等諸多問題,並思考該經濟體從生產到消費的運作結構是否健全,而後才能判讀這樣的經濟體運作情形是否良善、是否存在隱憂?開發作為經濟增長或運作的表現,本該只是一種手段或路徑。然而,過去不斷積極鼓吹的大開發思維,有其超越單純經濟表現的政治考量。更有將權力與公共利益私有化的不可言說。但弔詭的是,運作或主張這一路徑者,似乎都偏好將政治與經濟分離的說詞,並總是將「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這種偽論述掛在嘴邊。

經濟體的整體經濟產業發展,必須思考方方面面,但追根究底,是否符合財富增長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及國民所得的實質增長,以及其公共負擔是否合理,都是經濟問題思索上必須要加以時時叩問的。開發論述的危險在於,它阻絕了對於既有經濟問題的結構與脈絡性探索的意欲與努力,並通常期許以高度的政治力量排他性地貫徹其單方意志。這樣的思維,常常無視相關當事人彼此對於價值與利益的認知差異。實際上,價值與經濟利益,既非相同的,同時有時候也並非是對立的。

多年來,台灣官方單方面鼓吹開發思維,視對脈絡文化的追索、尊重維護為畏途。其背後固然有其不理解、輕忽與漫不經心。但更重要的,由於開發往往涉及巨大的短期利益。在金錢利益炒作的利慾薰心下,其他價值往往就被要求在開發的前提下,必須讓位。而多年來橫行的開發思維獨尊的後果,便是我們的環境、生態、文化與社群關係,通通因此支離破碎,處處千瘡百孔。忽視許多人與群體的珍視與追求,並非可以被金錢、價格所給代換。價值並不等於價格,這一淺明的事實,我們卻早已扭曲遺忘而變得不可理解。這不但是黨國體制下如此,流俗所及,甚至即將上台的準政務官員仍不能擺脫不義體制長期灌輸下的開發思維,以致甚至不惜以價格邏輯的語彙,輕佻地譏刺羞辱在開發事實下的受害者。刻意混淆價值與價格,以庸俗的判斷,去扭曲踐踏他人家園失卻的痛楚。聞之不禁令人愕然!

結語

台灣這數年來,在無能且別有用心的執政者的大規模失職措施下,以早經扭曲、片面的經濟數據粉飾太平。卻在各種的不作為與作為之間,讓台灣經濟的發展持續處於偏斜集中在特定有利GDP數字增長的地產、金融等短期套利產業過熱發展。忽視台灣其他產業的健全發展,特別是原本最基礎,也最有優勢的製造產業。該產業持續因外移而空洞化日益嚴重,影響所及,產業經濟結構早已搖搖欲墜。而投機性十足的權貴資本集團們,卻利用此一時機,不斷掏空出賣台灣各項產業技術,貪婪地謀求不合理的暴利。而這些人,若沒有各類的權貴彼此勾結的關係,又如何能攫取這如此驚人的巨額利益?日前,《經濟學人》雜誌才公布了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評比結果,台灣排名第十,甚至還高過關係文化盛行的中國。顯現台灣的經濟產業環境,充斥著講究關係而無視經濟效率與資源配置最佳的根本性市場原則。從而也顯示當前台灣之所以產業創新不足,世代正義問題嚴峻,其實都跟這些透過關係以鞏固其利益的裙帶資本主義關係密切。而要徹底地解決此一困境,則必然必須從政治經濟的結構翻轉調整出發。以確立民主自由法治的價值體系,重新釐定安排經濟利益與發展之間的關係,並重新審視開發思維的利弊得失,妥善謹慎的做出依憑價值而不是價格的判斷。確立體制性的公正合理程序與價值規範體系,確保價值實踐的可能性與持續性。這或許是當前政治即將開啟新的政局下必須開始好好思考的地方。2016/05/24(作者 米那娃之梟 曾留學德國、荷蘭等地,政治經濟的關心者與研究者。轉自《極光電子報》)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