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一例一休,或者應該換個方式說就是落實周休二日,一個原本應該正常且必要的改革,卻變成各方撻伐的政策。台灣的勞動工時過長,薪資過低,一直是眾所皆知之事,尤其前些時候遊覽車司機過勞駕駛後引發重大的意外傷亡事件,讓我從新回想在歐洲旅居多年,絕少看到類似的重大車禍如台灣頻繁發生,引起我的好奇,到底歐盟是如何管理客運駕駛?找了一次機會與一位遊覽車司機朋友同行,詳細地聊起他的工作。

司機朋友Juan,是一個左派的社會主義者,參加工運,也是工會成員,他首先拿出貌似USB的數位鑰匙,這是他作為大客車駕駛的「身分證」,也是所有工作記錄及開啟個人所有駕駛訊息記錄的硬碟,開車前除了汽車鑰匙之外,沒有插入該個人晶片鑰匙啟動車輛記錄電腦,任何的大客車都無法啟動,這是把關的第一道關卡,這樣的設計在所有的商用大車包含遊覽車、貨櫃車上都有。車內安裝的這台類似黑盒子的控制電腦,會記錄所有的行車記錄,公路警察可以隨時攔車讀取電腦內的資訊,確定駕駛有無違法超時駕駛。

駕駛的工時與計算方式,首先必須符合每日8小時基本工時的要求,計算及運作方式、最低時薪計算則是由工會與資方談判後的結果,最後建制成電腦控制系統。每日8小時的駕車出班時間,簡單說如果是8點開車出門,加上中午兩小時休息時間,必須在下午6點熄火下班,不能再發動車輛工作,接下來需要停止至少12小時方可再駕車,而每周連續每日駕車上限為5日,之後必須強制休息兩天(周休2日的變形)才可再上路,另外還有關於連續駕駛時數的規定,以一次4小時為限,4小時中間必須要有40分鐘以上的熄火休息時間,可以一次40分鐘休滿,也可分成兩次休息,但必須滿40分鐘,也就是不會有連開4小時車的狀況發生(最多只能開3小時20分),累計滿40分鐘休息後,行車電腦才會歸零,再次計算當日的第二次4小時循環。

這一套看似複雜的計算方式與控制系統,其實一定程度有效地防止過勞駕駛,保障用路安全,同時也保障勞工的權利。車上的行車電腦隨時可以列印出熱感應紙,上面有行車的周期表,另外也可以做數字資料的列印,這些就成為司機們計算工資的依據。

台灣每每在出車禍之後總會喧囂一陣子,但是又回到原點,司機依舊過勞,用路人的安全依然是交給上帝保佑,或者愚蠢地提出一車雙駕駛的方案,這不只是勞方(駕駛)或資方(遊覽車業者)的問題,應該是制度/管理/工會/資方的全面結構的問題,如同其他產業與勞基法的問題一樣,一個不鼓勵個別職業工會發展的社會,如何建構一套勞動的價值體系與勞資關係,好像只能交給神,真是只能天佑台灣!21017/05/24(作者艾爾摩沙,留歐跨文化研究博士候選人,現居台灣)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