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2014地方九合一大選已進入最後階段,各地選情有些大勢底定,有些則難以判定。坊間的評論,多著眼於柯文哲是否能順利當選台北市長,以及藍綠的勢力消長,對於2016總統大選的影響。然而2014的地方選舉,是歷來最多非主流政治勢力,甚至是政治素人參選的一次選舉,其背後的脈絡,則是來自於318運動的影響,促使群眾以各種不同方式參與政治,投入體制內選舉,就是其中的一支。而在這些希望改變政治的諸多勢力裡,歷史最為久遠的,莫過於主張台灣獨立的聲音。

對於中國因素的體悟、鄭南榕自焚紀念日與大腸花論壇所爆發力量,讓過往被邊緣化的台獨主張,一躍而成政治主流,甚至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口中的「天然成分」。在此,所謂的台獨主張,概念意為至少肯認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並且不排斥或極力推動除去中華民國之思考。以此觀之,本次選舉中,標榜台獨主張的參政團體,有臨時性的台獨建國選舉連線,以及常態政團的基進側翼二者,最具代表性。

台獨力量的發展,自民進黨進入體制內後,便開始往低潮,至少也是低調的方向發展。即便近年來認同台灣中國互不隸屬者已躍居絕對多數,然而社會上對於中華民國四字,仍抱持著並未極度反感的想法。這種現象,讓投入體制內的政治人物,多對於「獨派」保持距離。今年兩大團體的挺身而出,其選舉成績,正可檢驗台灣社會對於台灣作為政治身分的堅持,以及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關係的認知。

台獨建國選舉連線,由公投盟總召蔡丁貴,號召諸多老牌獨派團體響應,主要在串聯願意表態支持台灣獨立建國之議員候選人,將之聚集起來,以壯聲勢,並以公投盟之資源,為其助選。截至十月底止,全台已有102位市議員候選人表態加入,其中以民進黨為主力,台聯居次。儘管乍看之下成效不錯,但其隱憂在於,這些候選人究竟是真心支持台獨,還是只將之視為一個可以增加曝光與增加選票的機會?從綠黨的連署人與許多泛綠參選人的過往言行,以及部分連署人甚至不願把台獨相關旗幟公開擺設看來,這恐怕會是該連線的隱憂。

另一方面,以素人之姿推出五名市議員參選的基進側翼,儘管在論述與意志方面,完全不會出現台獨建國選舉連線的問題,然而在資源缺乏、參選人仍嫌生嫩,以及民進黨多於選區提名多席的情況下,想要殺出重圍,難度甚高。

此外,一般咸認市議員選舉較無涉統獨與國族立場,於此階段標榜台獨主張,究竟是吸票利器,或是票房毒藥?以台獨建國選舉連線的情況來看,連署人多保持一定距離;而基進側翼目前所爭取到的支持度,則亦有鼓勵年輕世代等其他因素存在。然而,既然以台獨為主要訴求,那麼在結果的評判上,自然還是要做為檢驗的依據。

基於上述的思考,在這兩個團體中,最終能夠作為台獨力量判准的,恐怕還是以基進側翼為主,尤其是以前鎮、小港區參選人的陳信諭,以及左營、楠梓區參選人的黃若桓,分別代表高低標。前者可說是高雄最深綠的地方,昔日陳水扁之子陳致中便選擇此處參選立委,導致鷸蚌相爭,由國民黨林國正得利;後者則是高雄最藍所在,黃昭順於此深耕已久,市議員比率也是藍大於綠。如果陳信諭當選,可視為台獨主張通過低標;如果黃若桓也當選,則代表至少高雄市選民的結構,更往台獨方向偏移。

當然,若果二人,甚或四人盡皆落選,所代表的不只是一次青年參政的失敗,更是貌似蓬勃發展的台獨力量,遭受到一次劇烈的重擊。如果此一局面不幸成真,民進黨將持續陷於當前的窘境,2016勢必會重演2012的失敗;中國將更加放心的推動以經促統策略,將台灣涵蓋進自身的經濟圈中,扼殺台灣的國際之路。而堅持台灣獨立的聲音,或許將要再度沉潛數年至數十年之久,對於中國的併吞,無力抵擋。

距離年底選舉已然不到20天,無論是基進側翼,或台獨建國選舉連線,他們都是一群還願意相信台灣主體意識、台灣獨立建國的理想者。理想能不能踏出現實意義的第一步,決定權就在握有選票的人民手中。2014/11/11〈本文轉自《極光電子報》〉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