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登革熱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萬人,尤其南部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登革熱疫情調查和噴藥成了主要業務,讓原本已被績效壓得喘不過氣的基層衛生所人員,更加疲於奔命。專家認為,政府長年「重醫療輕預防」,基層衛生所經費和人力不足,是防疫的重大漏洞,亟需重視與積極改善。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美霞表示,台灣往年都有登革熱疫情,造成此次登革熱疫情失控的原因,在於政府經費、機能萎縮和公衛體系預防與治療的本末倒置,造成基層衛生組織第一線接觸和處理疫情的「末稍神經」壞死,無法在防治工作發揮協調中樞角色所導致。
陳美霞指出,登革熱的防治工作,包括衛生教育、社區動員、孳生源清除和檢核、化學防治、疫情監視、通報、調查、檢驗、處理、檢疫、演習、訓練、儲備防疫藥品、器材、防護裝備等,工作量大且繁瑣,但目前政府的公衛政策,將衛生所設立門診,定位從「預防為主」走向「醫療為主」,衛生所人員從以往深入社區、宣導衛教等情景已難復見,民眾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離。
陳美霞表示,由於衛生所的工作量龐大且繁瑣,加上經費有限、人力不足,尤其衛生所沒有社區資源的主導權,無法整合社區公衛資源,也因而影響傳染病防治。陳美霞強調,此時此刻,當務之急,政府應即改善衛生所人員的勞動條件,充實人力和資源,讓衛生所業務回歸公共衛生預防的面向,擔負起民眾健康守護者的角色。2015/10/13(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