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氣勢低迷,政策引起民怨當然是主要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大家卻沒有注意到的,就是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只內鬥頻繁,更引起一般民眾反感。這是以前沒有發生過的問題,因為以前民進黨缺乏資源,等同是一群窮人,只有貧與赤貧之分,沒有資源分配的問題,金錢方面還靠一般民眾接濟,權力方面也摸不到邊,大家可以共患難。
第一代無黨團結聯盟屬親綠營的政黨,二000年民進黨執政時,因朝小野大,總統所提任何覆議案都不可能過關,當年無黨團結聯盟就曾經幫阿扁總統通過一項覆議案。後來無黨團結聯盟卻變成反綠營的政黨,筆者詢問一位該聯盟立委,為何有這種轉變,對方回答,中國國民黨有福同享,民進黨卻是有利獨吞。事實上民進黨不是有利獨吞,而是有利不敢讓人知道,因為民進黨創黨初期屬小黨,只能靠「清廉、勤政」擴張政治版圖,扮演不圖利的改革型政黨,因而不能讓支持者知道其獲利。
以前中國國民黨立委在公開場合喊他們同仁廖福本為「紅包本」,讓人誤以為是他在服務選民時收紅包;他是否收紅包不得而知,然而「紅包本」的外號卻不是指他收紅包,而是發紅包;他獲得利益時,會將它分配給同仁,這是藍營的特色。中國國民黨原來屬獨裁團體,其特色是獲得利益是公開的;獲得利益既然公開,利益的分配當然可以制度化,不只可以減少內鬥,藍營支持者也習以為常。
民進黨不只不能像中國國民黨一樣建立利益分配制度,還不能讓人知道自己獲得利益;有中南部立委在台北開進口的高級車,回到故鄉卻開老爺車,因為他們的小額捐款很多來自貧窮的熱心人士。在缺乏資源年代,甚麼問題都沒有;有了資源之後,還必需裝窮,不能讓人知道自己獲利,難免讓人覺得利益獨吞。以前民進黨只能靠小額捐款度日,目前巨額捐款比中國國民黨還多,要怎麼裝窮?目前已完全執政,告訴選民沒有享受權力,也未免太虛假。
中國國民黨不只在金錢方面的分配制度化,權力方面也一樣,所以沒有糾葛。依民進黨的傳統,政治人物會告訴選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奔走,而是為台灣奮鬥,因而沒有人會承認自己獲得好處;有一位地方政府首長,其手下將近二十個人佔了令人眼紅的肥缺,卻堅決否認該人事案是自己所安排,一般民眾認定該首長不只有利獨吞,連骨頭都吞進去,不只民進黨政治人物不平,連一般民眾也反感。
一位員外家財萬貫,可是一點都不快樂,因為家庭不平靜;鄰居有一戶無產的佃農,家庭和諧,沒有任何糾紛,全家都過著愉快的生活。富有的員外乃請教一位禪師,探討箇中道理。禪師告訴他,只要送給佃農一百兩銀子就了解原因。佃農收到一百兩銀子之後,全家不安寧,因為有太多意見,不知如何處裡那一百兩銀子,為了家庭平靜,只好將它還給員外。
民進黨缺乏利益分配制度,當扮演小黨時就像貧窮的佃農一樣,沒有分配的問題,當然可以安定;目前完全執政,變成暴發戶,就像獲得一百兩銀子的佃農一樣,大家搶這些資源,就不平靜。完全執政的民進黨,由於獲得太多資源,光是利益分配的糾葛就足以讓該黨垮掉。2019/03/11(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本文同時登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