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二○二○年大選寫下了台灣民主選舉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一頁,也可能是改變台灣歷史走向的一頁;大敗之下幾乎覆巢的中國國民黨,有沒有可能革了百年的「中國」之命,走向新且本土化的政黨?且慢慢觀察罷。反正民主的台灣列車會繼續向前疾駛,時間與浪潮(time and tide)絕不會坐等徘徊不去的黨國。

一般來說,這次大選民進黨大贏、中國國民黨慘敗,更恰當的說法是,這次大選沒有全贏的贏家;台灣選民用選票不是進行「信任投票」,相反的,是投出兩種的「不信任投票」。這話怎說?首先是展現對韓國瑜澈底的「不信任投票」,毫無疑義。韓國瑜的得票率被壓縮到剩38.61%,只拿到550多萬票而已,蔡英文則得到史上新高的817萬票,得票率57.13%。然而問題出現了。蔡英文的得票數高到史無前例,為什麼民進黨的政黨得票數少少少?區區481萬票!足足比蔡英文少了330多萬。總統票與政黨票的「斷裂」,正顯示綠營的選民用政黨票表達對蔡英文的「不信任」。結論有二:選民給蔡英文這麼高的總統票,與其說是全盤支持蔡英文,毋寧說是要打殺韓國瑜,全面下架親共政黨與草包;相對的,韓國瑜的總統票與政黨票相差80萬而已,代表韓粉徹頭徹尾的團結擁戴。綠營選民不然,總統票極大化挹注給蔡英文,政黨票則是計算下的故意,「不信任」用意十足。也就是對蔡英文的「全面執政」持非常保留的態度。

開票後的國際記者會上,蔡英文夸夸而談的表功之後,第一個被點名提問的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直攻核心問題:「數月之前,你還在為低民調掙扎…很多人認為你之可以翻轉運勢,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行動。所以我的問題是這樣的,你認不認為這次的勝利得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道賀的客套話講完,沙磊冷不防做出以問話為形式的評論,尖銳指出蔡英文大勝,「非戰之功」云云。有趣的是,蔡英文接口回了兩字,支支吾吾地轉頭要翻譯;口譯者不知有意還是故意,自己胡編了話頭,完全迴避而沒答。

確實,各國大選像台灣這樣被全世界媒體、政治、社會當成關注的焦點,不能說沒有,卻很少。之所以有此現象,自是中國因素,尤其美中政經角力、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中國非和平崛起,使得台灣民主選舉成為重要的指標。BBC、紐約時報等等大媒體到台灣觀選戰,關注的是:民主對抗得了或如何面對獨裁中國的暴力?

蔡英文的大落大起與韓國瑜的大起大落,這段戲劇化轉折,關竅在沙磊一針見血的提問中可見。蔡英文拿到台灣有史以來最多、最高的總統票,不要誤讀為全民給她空白支票。台灣人民只是怕死了韓國瑜的中國背景與中國勢力的無孔不入,用選票澈底淘汰韓國瑜與兩個中國黨,並不表示無條件支持蔡英文與民進黨一仍舊貫:黨國司法必須澈底翻轉、轉型正義不能等待,尤其憲政體制必須合頭合身。蔡英文們如果還以為真是「辣台妹」完勝,繼續「一人獨裁」,別忘記「九合一」的滅門慘劇。2020/01/20(作者:金恒煒/政治評論者;本文同時登載於http://wenichin.blogspot.tw/)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