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台灣政壇有獨派及統派兩大勢力,今日統派人士被歸類為以前獨裁集團的成員,事實上也有統派是以前的民運人士~

日前出現一則新聞,李敖之子李戡表示,「支持兩岸統一理想未變,但我已無法說服台灣人」。李敖於一九三五年出生在「滿洲國」的哈爾濱,一九四九年隨中國國民黨政權來台灣,目前台灣人認定他堅定支持「兩岸統一」,年輕世代並不了解他以前曾經與目前的台獨前輩站在同一陣線反中國國民黨政權。他在台北病逝時,給他兒子留下遺願:「中國統一我是看不到了,你要替我實現它。」他二十九歲的兒子李戡,一直毫不掩飾自己曾受到父親的影響,支持統一,也因此被視為台灣為數不多的年輕「統派」,只是後來出現想像不到的變化。

典型的統派人士李戡放棄台灣大學,到北京大學就讀,回歸他心目中的祖國,中國當然也相當歡迎。在中國大陸完成本科學業後,李戡繼續到美國和英國求學,接觸民主自由的環境,改變了他的思想,在「兩岸統一」問題上的想法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他多次在網路和媒體上批評中國的對台政策。

李戡除了受到自由民主環境的影響外,對於中國共產黨的作風也相當不滿;李敖去世後,許多著作遭到中國查禁,因此扭轉了李戡的看法。以前李敖在中國正式出版的書超過四十本,但在二0一二年圖書審批慢慢收緊後,目前只剩下三本能夠出版。李戡稱,中國當局不守承諾,一直拖延不讓他父親的書通過審查。李勘或許沒有體會到,中國還停留在「人治社會」,與「法治社會」差距太遠。

綠營的人往往會有一個刻版的印象,認定統派人士就是以前中國國民黨獨裁團隊的成員,所以將「獨裁」及「統派」畫上等號,很難體會黨外年代也有統派的民運人士,他們也對蔣政權挑戰,李敖就是明顯的例子。黨外時期,李敖是黨外健將,他的特色是敢對抗權力中心,不畏懼蔣家及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的迫害,當時中國國民黨勢力就稱李敖為「文化流氓」,可是他後來反民進黨及反台獨時,又稱他為「李大師」。

由黨外人士組成民進黨初期,重點在於對抗獨裁政權,沒有牽涉到國家定位問題,李敖等民運人士因而支持民進黨。當時反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人士,多數人含有台獨思想,但也有少數人雖然支持民主,但反台獨,他們不認同台灣獨立建國,成為一股奇特的勢力;既反蔣家獨裁政權,更反台灣獨立建國,這些人可稱為「統派的民運人士」。

民進黨建黨之後,面臨統派與獨派之爭,「統派的民運人士」的爆發力雖然相當強,但人數較少;他們最後敵視民進黨,對民進黨的追擊更甚於中國國民黨,在他們的心目中,反台獨比民主運動還重要。李登輝執政時,將台灣由獨裁帶往民主,可是「統派民運人士」還是反李登輝,因為李登輝形成本土化政權。

大部分統派人士以前依附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他們不認同台灣,將台灣當作殖民地,因而抗拒台灣建國。少部分統派人士以前曾與黨外人士合作從事民主運動,他們對今日的中國不了解,才會有「統派」的思想。2021/03/16(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本文同時登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