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台灣人喜歡引外國的例子來強化自己的觀點,事實上它未必適用於台灣,況且很多引用的人未必瞭解外國的真相~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針對十二位政治人物調查「好感度」,調查顯示,最受歡迎的是高雄市長陳菊(七十二點五%),第二名是目前全國的焦點、台北市長柯文哲(七十一%)。至於民眾最「反感」的是總統馬英九及副總統吳敦義,他們擺脫不了九合一選戰的陰霾。台灣指標民調表示,好感度(favorability)調查是測量民眾對政治人物個人特質的總合感受與印象,也代表受歡迎的程度(likability)。柯P最近真的相當風光,除了陳菊外,藍綠政治人物的聲望無人能出其右。所以會有這種結果,是台北市的環境適合他表演。

柯P的表演真的讓人拍案叫絕,一上台就揪出五大弊案,讓大家耳目一新;不過在大家叫好的掌聲中,也應該思考一下為何有那麼多機會讓柯P表演?錯話連篇的生手都可以抓到一大堆毛病,可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在台北市出現的大問題包括了BOT,它發生了其他國家不容易發生的弊端。所謂BOT是一種公共建設的應用模式,即是將政府所規劃的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並且由投資的單位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由政府經營。

在十八世紀中葉的土耳其就邀請了國內外承包商共同參與規劃公共部門民營化政策,是最早採用興建、營運、移轉之模式的案例,算是BOT的鼻祖。後來這個制度在其他國家都推動得很成功,美國也不例外;美國是私人資本相當發達的國家,由私人資本協助國家建設,出現意想不到的成果。

台灣的留學生幾乎集中在美國,學成歸國之後會將美國的制度包裹式的移轉到台灣,所以在台灣有一句很流行的諺語,「美國的月亮是圓的」,事實上在美國推動得很成功的制度,包裹式的移轉到台灣之後,大部分適應不良,不是制度本身不佳,而是台灣人先天的習性與美國完全不同。在美國推動的BOT真的是利用私人企業的資金幫助政府建設,台灣則出現財團鯨吞政府的資源,再找機會回饋給官員,形成牢不可破的官商勾結。

台灣是一個很容易出現弊端的國家(事實上中國更嚴重),公家投下很多的資源在防弊上,弊端還是層出不窮。公家機關所設計的會計制度不能說不嚴密,可是還是弊案連連。由公家推展的公共建設,面對嚴密的會計制度,都還出現弊端,推動BOT的建案,有很多可以跳脫原來會計制度的監督,沒有出現利益輸送才怪。顯然的,在美國很成功的制度,在台灣未必能實施,因為台灣人不是美國人。

美國有錢人家未必會將所有財產留給子女,台灣少有這種現象,即使其財產可以享用幾代,還是抱著「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心態繼續幫後代累積財富。在美國集資興學就是一種奉獻,錢只有拿出去,沒有收進來。在台灣私人興學,多數董事會頻頻從學校挖錢,將私人興學當作一種投資。由這些跡象就可以體會,為何在美國可以成功推動的BOT,移植到台灣卻產生柯P旋風。2015/01/31(作者 陳茂雄 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本文同時登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