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報業〈每日新聞、公義時報與宏亞新聞〉全球資訊網

9/25日《德國之聲》(DeutscheWelle)中文網刊載引自「德通社」(Deutsche Presse-Agenturr/dpa)[1]等記者採訪馬邦伯,有關他總統任期內,台灣對中國政策,報導指出:「矢言將持續推動目前的傾中政策」、「強調願意學習當初東、西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實現統一的經驗」、「接近中國是台灣求生的唯一機會」...等「促統」言論。此番言論引發社會疑慮,致9/26基進側翼辦公室主任顏銘緯持George H. Kerr的紀實報導《被出賣的台灣》怒砸馬英九。馬的傾中越極端化,引起的反彈越激烈,一新的政治板塊浮現,輪廓愈形清晰,是契機還是危機,除了「選民」的選擇外,政治社會內部種種團體的角力,將影響到新板塊的消長。

誰決定台灣的未來只能統?國民黨馬邦伯說了算?

在正常化的民主國家裡,總統對國際媒體的發言,往往代表著一國家未來的發展方針,此次「馬」以總統身分對德國媒體與部分歐媒的發言,已嚴重混淆國際視聽,足以讓歐洲方面誤以為,台灣政府將逐漸併入中國。

此事經媒體披露後,馬府顧慮國民黨選情,立刻玩起文字躲貓貓,對國內發佈中文聲明,指控外媒都是“捏造”,以「維持現狀」云云欺瞞台灣人;然而對外,在國際社會上,馬府刻意模糊台灣主權,委身中國,辯稱此舉有助台灣加入國際社會……謅謊成章,玩弄兩手策略,此舉誠馬團隊一貫伎倆!

查證《Die Zeit》,德國最具公信力新聞週刊之一,2014年9月23日於ZEIT ONLINE上的簡短報導[2]。該文標題「台灣將推動與中國的漸進統一或和解」(Taiwan will Annäherung an China vorantreiben),副標「台灣總統馬英九設法與中國建立更好的關係,兩德例子茲可參照」(Der taiwanesische Präsident Ma Ying-jeou strebt bessere Beziehungen zu China an. Dabei bezieht er sich auf die deutsch-deutsche Geschichte als Vorbild.)。全文僅八段,首段即指出「…儘管對中國的政治和解阻力很大……但他想從兩德關係的經驗中學習」(Trotz starker Widerstände…die politische Annäherung an China……Dafür wolle er von den Erfahrungen aus den Beziehungen zwischen den beiden deutschen Staaten lernen.)[3]。該文結論小標又一次強調「兩德模式為榜樣」(Die Bundesrepublik und die DDR als Vorbilder Die Bundesrepublik)[4]。無論馬如何推託,無論兩德模式合不合台灣,就其結果論,還是「統」!不是嗎?

無論Deutsche Welle、Deutsche Presse-Agentur 或本文引證的Die Zeit,這些媒體皆德國最重要之全國性媒體,其所發佈新聞對歐洲國際深具參考指標。若如馬府所言,德媒報導皆無中生有、捏造,那我們要問,無竿無影,德媒何須無事捏造台灣傾中的假象?

再就本文引證《Die Zeit》的報導看來,實在看不出德媒為何需要捏造或虛構!根本不存在需要捏造報導的動機,因無論Die Zeit或dpa的報導,基本上完全符合馬邦伯目前在台灣推動的政策,些微的差別僅在,有無一語搓破「促統」這個動機罷!

從現行憲法與現實相違的矛盾中,迸裂出政治新板塊

「促統」在「現實局勢」與現行《中華民國憲法》之間,不僅存在邏輯無法解決的弔詭,更存在現實上不可抗拒之「形式主權消滅」的危機。現實局勢是,國際上只承認一個合法的中國,毫無疑問此即 「中華人民共和國=PRC=CHINA」,這不啻是國際法規範,亦人盡皆知的常識,換言之,「促統」絕不會是「中華民國=ROC」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因此就現實上來說,統一就是取消「中華民國=ROC」,這是不證自明的「現實」。sovereignty 被定義為對內與對外,具排他性之最高治權,耽溺於馬金式的模糊語言,只會導致自身的sovereignty模糊化,最終使台灣持續陷於國際關係中的 frontière ──即各勢力皆侵的邊緣或前沿地帶。

就憲法的邏輯,現行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第五項(有關違憲政黨)規定:「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這是一條防衛性條文,然而在2008年依大法官釋字第 644 號解釋宣告,該規定失效。不過,依該號釋憲理由說明:「須俟政黨成立後發生其目的或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經憲法法庭作成解散之判決後,始得禁止……」易言之,人民團體的政治主張,不受增修條文第五條第五項限制,但團體成立後若「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仍得受違憲政黨解散的處分

對那些無視於「與現實相違」而仍將《中華民國憲法》奉為國之綱本的「現狀=ROC」派而言,馬領導下的國民黨,以實際的行為促統,無疑已「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前已論證,就國際法現實而言,ROC與PRC就CHINA的合法代表而言,互斥。在不可能取消PRC的合法代理地位之條件下,「統一」就是取消「中華民國=ROC」這一早已徒具形式的政治體

很顯然,馬的促統政策,不僅構成國民黨成為「違憲政黨」,同時也踐踏「自由民主的憲政秩序」,除非,取消現行這部“與現實相違”的《中華民國憲法》,重新制憲、更改國名,則可避免主權(sovereignty)發生自我取消的危機。

時勢所趨,如今看來,台灣的政治板塊發生巨大異變,國民黨=消滅中華民國現狀(成為中國的行政區)、民進黨=維持中華民國現狀、獨盟、基進側翼等獨派政團=積極獨立建國。

對國際放話「促統」,秘密鋪陳「兩岸和平協定」

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歷史上從沒有治權上的瓜葛,這是歷史事實,而非意識形態的特殊觀點。台灣與中華民國發生關聯是在1945年8月15日以後,這也是歷史事實,不包含意識形態特殊觀點。換言之,台灣要不要、能不能獨立建國,只與「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擁有者「國民黨」有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任何屁關係。

然則,迫在眉梢的危機已明朗化,ROC=KMT一旦與 PRC簽署所謂的「和平協議」(peace accords),那便是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視為是「一國之下」的「國內事務」,誠如姜皇池教授提出的警告:「和平協議」屬政府與叛亂團體締結之「聲明」(statements),不僅不屬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所規範,且用以確認系爭衝突為一國國內紛爭,交戰各方之領土同屬單一國家。 [5]

晚近以來,國民黨放行種種具體或抽象的「中國因素」侵入台灣,除了進一步以ECFA架構正式化所有經貿關係、積極修法為中國開放「自經區」之外,許多「次政治」領域也逐漸浮現,這些「次政治」現象包括中國籍留學生在台灣積極參與社運、競選大學學生會長等;中國籍配偶爭取參選國會議員的權利;中國國台辦官員在台灣鄉間農漁村活動,企圖使生產活動受到中國因素的圍困……種種“內”與“外”的應和。

這不是陰謀論者才能捕抓的現象,而是已被批露的報導,顯而易見的佈局,一切指向將「中國因素」內部化,藉著植入台灣內部的「中國因素」推動「兩岸和平協議」。這些中國因素的具體形式,就過去推動台灣社會改革的力量而言,就是將「中國因素」滲入「婦、農、環、工、學」五大社運基礎部門。

就當前台灣的整體局勢看來,德媒對馬的訪談結果,只是印證事實。馬的促統無須外國媒體搓破,任何意識型態的台灣人,都可感受到馬的急統腳步。他深怕在他卸任前無法完成「取消中華民國主權」的任務,但對許多深信國民黨是現狀維持者的選民而言,這是一個邏輯上難以接受的「胡說」,但真是陰謀論的異想嗎?還是早已運作著支持者看不見的利益的邏輯?

那些支持者無法明白,為何一個總統會急欲取消自己國家的「主權」?

這並不是甚麼難理解的心理,對「種族意義」上的「中華民族主義」者而言,成為推動中國大一統的歷史英雄,比起當喪失中國代表性的中華民國總統,前者當然更具魅力。現實上看來,整個國民黨‧還是可以在「台灣特別行政區」繼續擔任管理者,畢竟結構上他們早已完全熟悉,資源配置系統、威權符號系統的再生產與控制。中華民族主義加上具體政經利益,使消滅「中華民國」的罪嫌,能在「民族統一」的意識型態榮光中,得到洗滌與昇華。這種故事在歷史的沙灘上俯拾皆是。

捍衛主權、二次民主、重新制憲

對馬英九宣布任期兩年內要積極推動統一,筆者呼籲,面對國民黨與中國聯手,以更加全面而精緻的方式侵略台灣、拔除台灣意識,這已成了台灣人全面的生存危機!台灣人必須在剩下的兩次民主選舉機會裡,挽救自己的國家主權。有鑑於國民黨的黨國復辟,帶來八年全面性大倒退的災難,特此呼籲:「捍衛主權、二次民主、重新制憲」,挽救自己的生存處境,獨立建國,讓社會能在新的憲政制度下,得到民主的許諾,實現人權立憲、社會分配等各方面的正義。

策略上,在抵抗中國的併吞之同時,必須先壓制國民黨。國民黨能在中國的併吞中,延續其殖民者或買辦階級的利益,但其黨利益、財團利益又與台灣全體人民的生存何干?

國民黨如果只想靠中國挽救自己在施政上的無能,那是我們人民該唾棄這種綁架台灣人國家的政黨,而不是從道德上、秩序上自縛雙手,遭國民黨洗腦欺瞞,將自己貼上「我是中國人」的標籤,打包送給中國。中國目前已是國民黨高層官員的靠山,對這些中華民族主義統治集團而言,持續使台灣陷入貧困,將是它們在政治上得以持續威脅「一般選民」的籌碼──吃香喝辣嗎?快來加入中華集團──現金財富的保值只值三五年,沒有政治權力,人民只是雇傭勞動市場中,待被殺價的奴。著名美國政治小說House of Cards作者Andrew Davies提醒我們:最蠢的人用現金換取政治權力!台灣人,還是寧願放棄自己的主權嗎?

註解:

[1] Deutsche Presse-Agentur 字面理解為德意志通訊社,中文有譯為「德通社」或「德新社」,國際媒體界縮寫為dpa,dpa international以英文發行。關於新聞內容與註三參照。

 [2] Zeit online( 23. September 2014  03:32 Uhr )標題Taiwan will Annäherung an China vorantreiben參照原文網址http://www.zeit.de/politik/ausland/2014-09/taiwan-annaeherung-china

 [3] 第一段也同時引證出處sagte Ma Ying-jeou in einem Interview mit der Nachrichtenagentur dpa und zwei weiteren Journalisten,即引自德通社(dpa)與另兩位新聞記者對馬英九的採訪。

 [4]  Die Bundesrepublik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台灣理解為「前西德」;DDR 即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台灣理解為「前東德」。

 [5]姜皇池2011年10月20日《規劃和平條約 而非和平協議》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1020/33753064/  2014/09/30〈本文轉自《極光電子報》〉。

scrol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