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十一月 2024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服務專線


問題諮詢,請撥打以上服務專線。

公義時報

和其他各種語言一樣,台灣閩南語既有俏皮話〈歇後語,又稱「孽恝仔話」〉,也有俗諺語,其中包含俗語、俚語、諺語…,一般通稱為俗語,我們常聽人說「俗語講…」,足為明證。

前面提過,台灣閩南話不只多元、豐富,而且高雅、美妙,尤其俗諺語
中,更不乏智慧、雋永之作;許多「俗」語不但唸起來前後押韻,而且更富深意。現在先提供一些有關台灣歷史的俗諺語,敬請大家分享:

「唐山過台灣 心肝結規丸」:唐山指中國,或稱「長山」,意指長遠的山區,也是台民先人的原鄉;心肝結規丸,指心情沉重,揪成一塊。因為台灣閩客先民為求改善生活,不惜離鄉背井,隻身遠渡驚濤駭浪的海峽烏水溝來到台灣,又需適應風土民情,可謂冒險犯難、生死難料也。

「第一過番,第二台灣」;「過番賰一半,過台灣無地看」:華人向把別人當成「非我族類」,叫做「番人」,此處泛指南洋地區。這兩句都表示,去番邦可能因為海難或水土問題,有半數的人會罹難;如果要到台灣,則是因烏水溝及氣象等問題難以預料,故說「無地看」。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烏水溝在澎湖海域,為台灣海峽的天險,以往經常發生船難,因而從唐山到台灣,半路上可能10個會死6個,另有3個可能落地生根留在台灣,最後只有1個人回歸故里。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當初清廷實施海禁政策,移民時女人與小孩不能出海,到台灣的先民為生活所需,只好就地與當地的原住民成婚,其後代子孫的女性祖先當然就非唐山媽了。這也是分子人類學權威林媽利教授研究發現佔全台91%的閩客族群中有85%具有原住民血統的原因。

「金門毋認同安〈tang1-uann1〉,台灣毋認唐山〈tng5-suann1〉」:金門人多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但移居之後生活優於原鄉,就多不想回去,日久以後當然就不再自稱為同安人了;台灣的情形也一樣,故有此說。

「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當年福建移民來台,多憑「戇膽」冒險前來,若沒成就而客死異鄉的就成為無主的「路旁屍」,經善心人士撿骨入甕,在路邊蓋一小廟祭拜,俗稱為有應公廟(取「有求必應」名之)。

「無某無猴,穿衫破肩胛頭」:「無某無猴」是一個鄉野傳言,意指沒有妻子兒女又身無分文的單身漢。當初移民來台墾荒,多靠勞力以肩挑重物而常造成上衣肩膀處破損,又因無人縫補,所以會「穿衫破肩胛頭」;這是單身漢自我調侃的俏皮話。

「紅柿若出頭,羅漢跤仔目屎流」:紅柿出頭指柿子盛產期,約在寒冬之季、近過年前;羅漢跤仔指居無定所的單身漢,因常窩居在廟裡羅漢底下故名。過年時,成家立業的移民帶著妻小衣錦還鄉,羅漢跤仔生活艱苦,又思鄉情切,當然會「目屎流」呀!

「一个某,較好三个天公祖」;「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天公==玉皇上帝。先民為了解決生活所需,所以要娶平埔族婦女或入贅以求安定,因而有所謂「一個妻子勝過三個天公祖」的比喻。因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外甥多由母舅代為照顧,所以母舅的恩澤幾可比美玉皇上帝。

「仙拚仙,害死猴齊天」;「陳拄陳,舉刀相殘,蔡拄蔡,金斗甕仔挵挵破」:猴齊天==孫悟空;金斗甕仔==靈骨罈。唐山公來台初期,蠻荒世界,資源缺乏,經常為爭土地及水源而發生械鬥,弱肉強食,弱勢者經常成為受害者,爾後的爭鬥也常如此,連同一宗氏都難避免,故有此說。

「破茨破鼎 苦死某囝」:茨==茅屋,今誤作厝。有家無業的勞動階層,家庭困苦,生活不易;家徒四壁,隨時可能斷吹的人家,其妻子兒女的生活更受連累、更加困苦;當時有勞動力者才能夠吃飽三餐,故客家人有「沒作穡食糜」的習俗,可見其時生活之嚴峻。

「做磁的食缺 織蓆的睏椅」:因為生活困苦、維生不易,因而時人節儉成性,燒陶瓷者遇有缺欠的器皿都不甘丟棄而留下自用;用鹹草織蓆者,其產品亦都用來販售得利,自己則睡在長椅子上;目前民情多以「享受」為先,即使貸款,也要大肆「血拼」一番,不可同日而語。

「食銅食鐵,有毛的食甲棕蓑、無毛的食甲秤錘;無跤的食甲樓梯,有跤的食甲桌櫃」:棕蓑就是棕葉作成的防雨衣具,也叫做蓑衣。此句可作二種解釋,一是由於資源欠缺,已至饑不擇食;另一則是官員貪贓枉法,對百姓的剝削已無所不用其極。

「死貓吊樹頭 死狗放水流」:早期台灣多為農業社會,養貓抓老鼠,養狗防偷盜,但貓狗死後因為從小養大,不忍食其肉;又因當時沒有環保衛生觀念,因而以最省錢省力的辦法,把貓屍體吊在樹頭,狗屍則放水流。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清朝認為台灣是個「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瘴癘之地,根本就無心管理;後又刻意區分被統治的台灣人與統治者,並將台灣人分化為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及番人〈即原住民〉,導致民眾與官府間、以及各不同族群之間隨時隨地在抗衡爭鬥,故有此說。

「番藷毋驚落土爛 只求枝葉代代湠」:毋驚=不怕;湠=繁殖、繁衍。這句話是台灣民主文化先驅蔣渭水先生所提出的名言,意思是說,只要有台灣先祖冒險患難的精神,繼續堅持奮鬥下去,終會有出頭的一天。形容台灣人堅強旺盛的生命力,也被用來作為台灣精神的代表。

scroll back to top

公益看板

  • 高雄‧大社 超峰山 萬覺寺

    高雄‧大社
    超峰山 萬覺寺
    皇 母 大 天 宮

    免費為您消業解惑

  • 台南大智山玄空法寺

    台南楠西
    大智山玄空法寺
    朝陽慈善功德會

    玄空般若 法界開演
    五眼共證 萬劫成空
    原諒別人 就是最大的放生

  • 正德佛堂

    正德佛堂
    社會福利慈善
    癌症醫療基金會

    請大家多唸佛
    積功德、少造業

  • 諾那華藏精舍

    諾那華藏精舍
    一念蓮花全球助唸

    24小時免費提供佛教法寶、為往生者助唸

  • 法藏念佛會

    法藏念佛會
    免費助念、普佛〈誦經〉

  • 花蓮「阿公冰店」

    花蓮「阿公冰店」

    讓軟Q口感在記憶裡飄香

    是我們予顧客永遠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