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舉辦台北市長候選人黨內辯論會,由有意參選的立委姚文智與前副總統呂秀蓮參加,其中呂秀蓮談到現任市長柯文哲,稱柯文哲的國際經驗不足,但中國經驗比她還豐富。柯P於二十七日早上受訪時聽聞此說法,笑稱自己也是台灣大學醫學院的正教授,也曾經留美,國際經驗沒有問題。
由柯P的說詞,可判定他在政界還未進入情況;在政壇待久的人,就不會認定教授的國際經驗豐富。教授的知識應該不錯,但常識方面往往不如計程車司機;走學術路線的人是受過學術的薰陶,但沒有機會接受常識的訓練。計程車司機認為自己不懂,所以常會問人,因而會有豐富的常識;教授認為自己學問淵博,不容易請教別人問題,只有教人,不會受教,難有豐富的常識,國際經驗當然也如此。
到美國留過學就懂得國際經驗更是神奇,有太多留學美國的人對美國的政府體制都相當陌生,怎麼會精通國際事務?留學生往往將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學業及生活,沒有那份閒功夫研究與學業及生活無關的事;柯P將留學美國及懂得國際事務畫上等號,是錯誤的表達。
柯P的背景將他訓練成優秀的教授及醫師,但不是適任的政治人物;政治敏感度夠的人,會在法律的立場找到立足點,才會對弊案發動攻擊;柯P端出的五大案,還未在法律觀點評估可能的結局,就開始圍剿,結果發現打出去的都是空包彈。事實上,柯P的施政,問題不出在對與錯,而是出現政治問題,是他的政治敏感度不足才會使他受傷。
他的政治敏感度若是強一點,就不會有今日的困境。第一次參選市長時,他是佔了很大的便宜,民進黨的蔡英文需要與民進黨的外圍人士結盟,因而禮讓柯P,使柯P可以接收綠營的選票。藍營方面正好碰到馬英九搞到天怒人怨,更與連家結仇,而柯P是政治素人,與藍營沒有恩怨,可以吸收部分藍營的選票。因為這些因素,造成柯P可以高票當選。
政治人物施政,若將焦點放在對錯,不留意選民的反應,就代表缺乏政治敏感度;要繼續獲得選票,就要留意選民的反應。不懂得政治手段的人,會主張做「對」的事,不是選民「喜歡」的事,甚至於不能討好選民。這種心態代表還不懂得「民主」的定義;所謂「民主」,就是由人民扮演國家主人。市長的身分只不過受台北市主人的委託,管理台北市政而已,當然要依循國家主人的意思施政,可惜這方面柯P相當弱。
若是柯P的政治敏感度高一點,就知道歷史不能複製,連任選舉時不可能出現與第一次選舉同樣的模式。今年的選舉,中國國民黨已經沒有馬英九與連家糾葛的問題,更不是馬英九執政,而由民進黨執政,引起民怨的不是馬英九。更重要的是,柯P已不被認定為政治素人,且藍綠雙方都得罪。環境完全改變,柯P竟然想依循上一次的模式推動連任選舉,當然碰上困境。
從政及經商都是相當難的工作,因為「市場」一直在變,敏感度高的人抓得住「市場脈動」,敏感度低的人只是追著「市場」跑,但卻永遠都追不到。顯然的,柯P的最大問題是欠缺政治的敏感度,不是國際經驗。若是依據柯P的背景,終究還是很難將政治敏感度訓練好。2018/05/28(作者 陳茂雄 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本文同時刊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