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已出爐,可是內部整合相當困難,韓粉雖然很團結,可是只靠韓粉,距離當選總統還相當遙遠。綠營內部雖然也是四分五裂,但蔡英文還是佔有大部分版圖,而韓國瑜的團隊佔中國國民黨的版圖不算大,爭議性的議題又層出不斷,支持人數只會減少,難以增加。民進黨的實力本來就不強,可是遇到分裂的中國國民黨,除非有第三勢力打亂政局,否則民進黨很可能繼續執政。
中國國民黨原來是獨裁的執政黨,任何人要出人頭地,必須有人提拔,上司與部屬關係良好,整個團隊相當講究倫理。台灣人妥協性較差者早就離開中國國民黨,留下來的人妥協性往往較佳,容易合作。更重要的是該黨的利益分配制度相當穩定,容易擺平衝突,例如以前台中縣的紅派與黑派競爭劇烈,可是該黨都有能力擺平,唯一擺不平的只有一九九七年的縣長選舉,兩派都推舉人選,而且協調不成,讓民進黨的廖永來得漁翁之利,它也是民進黨在台中縣執政唯一的紀錄。
早期中央政府獨裁統治,但地方政府還是開放選舉,中國國民黨內的台灣人因而形成地方派系,其特色是妥協性強,容易合作,加上缺乏政治理念,政治路線會跟著中國勢力走,但中國勢力會分配資源給地方派系,雙方合作得很好,成為強而有力的選舉機器。
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派系與中國勢力屬性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於中國勢力而言,選舉時是選民自動投票給政治人物,不是政治人物找選民,有些民意代表連選民服務都可以不必做,只是其人數太少,難以稱霸政壇,所以選戰的主流還是在於地方派系,其特色是樁腳平時就與選民建立良好的關係,選舉時選民就跟著樁腳走,形成強而有力的選舉部隊。
二00八年中國國民黨在大選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最大的功臣當然是地方派系,可是馬英九卻認為是他個人的魅力,況且他本來就瞧不起台灣人所組成的地方派系,雙方越走越遠,最後還形成內鬥,造成該黨的人脈崩解。後來黨主席選舉時,地方派系一反常態,也搶黨機器,因為地方派系有強而有力的樁腳,加上懂得選舉,因而得到黨機器,不過中國勢力與地方派系的戰爭一直延續,難以恢復原來的架構。
地方派系的樁腳相當強,有利於黨員投票的初選制度;中國勢力的支持者都屬自主性選民,有利於民調的初選制度;這一次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採全民調,就是要排擠地方派系,而且是進入初選階段才改變制度,擺明要對付地方派系。妙的是韓國瑜選前姿態就很高,初選後才想到拉人,只是不管黨內外都有人繼續批判韓國瑜。
中國國民黨的架構打散之後,倫理觀念已蕩然無存,於是就跟綠營一樣,各個都是「老大」,就是沒有「大老」,要恢復原來的架構相當難,下屆總統大選除非有第三勢力攪局,否則蔡英文連任的機會不小。2019/07/24(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本文同時登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