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國華/台北】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下午接見英國在台辦事處(BOT)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歡迎她來臺履新,並感謝英國政府和國會對臺灣的堅定支持。並提到,臺英雙邊經貿往來密切,深具產業互補優勢,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載具及中低軌道衛星等領域,都有很多合作潛力。也期待未來持續擴大各領域交流,一起提升民主和經濟韌性,共同促進印太地區繁榮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安全。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能在總統府和包瓊郁代表見面交流,特別是她上個月才剛履新,就積極拜會政府各部門,他要代表臺灣人民表達熱烈歡迎。
賴總統指出,臺灣與英國是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夥伴。近年來,雙方關係不斷深化,期待在包瓊郁代表及政府努力下,臺英能夠拓展更多對話與合作,讓雙邊關係更上一層樓。
賴總統認為,尤其面對威權主義擴張,英國不僅僅扮演團結歐洲的重要角色,也透過各種方式,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包括在「澳英部長級磋商」以及G7外長會議聯合聲明中,都強調對臺海和平穩定的高度關注。
賴總統表示,除了英國政府多次公開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英國下議院更在去年11月通過友台動議,明確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提及臺灣」。這些作為展現出英國支持民主、和平信念,更進一步鞏固臺英之間友誼,他要向英國政府和國會表達最深的感謝。
賴總統也提到,現在英國是臺灣在歐洲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投資來源國,雙邊經貿往來密切,並且深具產業互補優勢。雙方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載具以及中低軌道衛星等領域,也都有很多合作潛力。
賴總統期待,未來臺灣和英國持續擴大各領域交流,一起提升民主和經濟韌性,也希望英國能繼續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讓臺英能與更多理念相近夥伴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地區繁榮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安全。
最後,賴總統再次歡迎包瓊郁代表來到臺灣,祝福未來工作一切順利成功,也期盼在雙方努力下,臺英關係繼續向前邁進。
包瓊郁代表:期盼透過真誠務實的合作 為雙方人民帶來實質的福祉與利益
隨後,包瓊郁代表致詞表示,很榮幸與賴總統會面,一起討論雙方關心的議題,共同深化臺英關係,並促進彼此瞭解、尊重與合作。她在去年8月來到臺灣學習中文,今年2月上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至今,每天都對臺灣有新的認識與了解。去年也曾造訪臺南及萬里,對臺南濕地及萬里風景留下深刻印象,更品嚐許多臺灣美食,期待未來4年能繼續體驗臺灣的風土民情。
包瓊郁代表指出,自她上任以來,見證了臺英之間的強韌關係及持續發展的潛力。在貿易與投資方面,臺灣的「五大信賴產業」與英國的產業戰略具有高度互補性,特別是在數位科技、先進製造,以及乾淨能源等領域。兩國政府也透過「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及年度經貿對話,共同支持臺灣與英國企業的發展。
包瓊郁代表指出,在科學技術方面,臺英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英國擁有全球第三大的科技產業,總產值超過1.1兆美元,而臺灣也是世界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硬體的中心。鑒於兩國在半導體、太空及通訊技術等領域的互補優勢,我們定期在SEMICON(國際半導體展)設立英國館,並透過研發合作計畫,支持18個聯合研發項目,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包瓊郁代表說,為了支持臺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英國也與臺灣聯合舉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習營,分享金融部門的經驗,並與臺灣各地的市長及社區領袖進行意見交流。從金融韌性到數位韌性,英國的公私部門都有很多經驗可以與臺灣分享及學習。
包瓊郁代表也提到,在人員交流方面,兩國國會、民間社會及學術界也都持續深化交流。特別是臺灣民主基金會與英國西敏寺民主基金會簽署的「智慧國會」合作聲明,將透過跨黨派、跨社會及跨國界的交流,強化雙方在民主治理、人工智慧、包容性政策制定及公共安全等議題的合作。
包瓊郁代表指出,以上所提到的只是雙方充滿潛力合作關係中的一小部分。英國長久以來的對臺政策都沒有改變,因為臺灣與英國享有相同的價值與利益,也共同關注如何讓我們的社會更安全繁榮。我們是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也是創新的經濟體以及務實的夥伴,期盼透過真誠務實的合作,為雙方人民帶來實質的福祉與利益。
包瓊郁代表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賴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2025/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