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25 |
服務專線
問題諮詢,請撥打以上服務專線。
早在17世紀的明清時代,大批福建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的移民移居台灣,他們由原鄉帶來的語音,便隨而傳播至全台各地。而後隨著交通逐漸發達,人口流動容易,致使台灣閩南話口音趨向泉漳混合,形成「漳泉濫」。由於各地漳泉族裔多寡各異,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州,有的地方略偏漳州口音。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於近山地帶,而被稱為「內埔腔」;偏泉腔流行於沿海地區,故被稱為「海口腔」。台灣閩南話的地方差異,其實就是漳泉濫比例的不同而已,其中鹿港口音與宜蘭口音各為偏泉腔與偏漳腔的極端。至於高雄口音與臺東口音,則是二度移民的結果,最接近「台灣優勢腔」,教育部出版的《台語常用詞辭典》,就選其做為主音讀。
台灣話繼承閩南語文(文讀)、白(白話)異讀的音韻體系,亦即同一漢字常有文白發音不同的情形(如數字一到十,白話音分別為tsit8、nng7、sann1、si3、goo7、lak8、tshit7、pueh4、kau2、tsap8,文讀音則唸成it4、ji7、sam1、su3、ngoo2、liok8、tshit7、pat4、kiu2、sip8)。白話音是日常生活語言的發音;文讀音則是閱讀漢語古文經典時的讀音。目前在生活詞彙使用上,文白交疊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溝通的困難。
學習任何語文,都需要有拼注音的工具。台灣閩南語最早以傳統所謂『十五音拼音法』反切拼音,後來西洋傳教士帶來『羅馬音標』,將語音所對應之漢字不明者,直接以羅馬字書寫語音;後經台灣學者推展一種新的「台灣語言音標方案(TLPA)」,最後經過多方整合,教育部於2006年10月14日公佈整合方案,稱為《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為便於有志學習台灣閩南語的讀者諸君,我們特別將教育部公告的《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方案》之聲母、韻母部份轉貼如下,期望能對閩南語的傳承有所助益,也期待讀者及各方先進給予我們批評指教。
《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方案》:
(一)臺灣閩南語聲母符號
(二)臺灣閩南語韻母基本符號
備註:
1.「注音符號」為教育部針對國語教學所制訂。但因國語與閩南語的語音畢竟不完全相 同,因此本欄的用意,只在提供一種對照,方便揣摩學習。
2.注音符號欄位中空白者,代表無直接對應符號。
3.以oo為正式版,以o•為傳統版;以-nn為正式版,以上標-n為傳統版。
(三)臺灣閩南語聲調排序與標記位置
以傳統白話字調號標示法為正式方案,使用不便時得以數字標示法替代。
備註:陽上欄位空白處表示多併入其他調類。
◎台語入聲韻〈第四聲與第八聲〉,若其韻尾是m時,則以p收尾;如果是n,則以t收尾;要是ng,就用k收尾;其他則標示為h,並註明是第四聲或第八聲。
如:金〈kim1〉之第四聲為急〈kip4〉,第八聲叫芨〈kip8〉;心〈sim1〉的第四聲為濕〈sip4〉,第八聲唸做習〈sip8〉;新〈sin1〉的第四聲為失〈sit4〉,第八聲叫實〈sit8〉;賓〈pin1〉的第四聲為筆〈pit4〉,第八聲唸做嗶〈pit8〉;升〈sing1〉的第四聲是色〈sik4〉,第八聲則叫做席〈sik8〉;公〈kong1〉第四聲是國〈kok4〉,第八聲叫做咯〈kok8〉。其他如「之、摺、舌」,則唸做〈tsi1、tsih4、tsih8〉,「腰、臆、藥」,也分別叫做〈io、ioh4、ioh8〉。
這就是韻母尾音【p、t、k、h】的用法,也是前篇談過十五音反切拼音法中,以「求‧君」反切得出之「君〈kun1〉」,其第四、第八聲會變成「骨〈kut4〉、滑〈kut8〉」;以「地‧公」反切得出之「當〈tong1〉」,第四、第八聲會變成「督〈tok4〉、毒〈tok8〉」;用「柳‧甘」反切,得出之籠〈lam1〉,第四、第八聲變成「塌〈lap4〉、納〈lap8〉」,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