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024 |
服務專線
問題諮詢,請撥打以上服務專線。
【記者姚宜君/台北】癌症蟬聯國人死因之首長達33年,癌症的早期檢測已面臨瓶頸;中研院團隊開發出獨步全球的奈米分子壩和奈米分子捕捉器技術「高感度奈米生醫快篩晶片」,只要1滴血,就可以在30秒內檢測攝護腺癌,最快5至10年內上市。
癌症一直是台灣近年來的十大死因之首,且如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也已蔓延步入老年化的已開發國家,這兩種嚴重疾病,除了開發治療藥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醫界的努力方向,因此,藉由分子診斷技術的早期檢測受到高度關注。
分子診斷技術仰賴的是與疾病相關的生物分子DNA、蛋白質、胜肽等生物標誌物的偵測,但生物標誌物在疾病早期發展階段,數量少又很難取得,如何提高靈敏度就成為科學家研發重點。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家復表示,研究團隊在科技部經費補助下,結合半導體製程的奈米科技及微奈米流通道平台,開發出2項獨步全球的「奈米分子壩技術」及「奈米分子捕捉器技術」,可分別用於生物標誌分子的快速濃縮及分子捕捉,進而作超低濃度分子的分析檢測。
其中,「奈米分子壩技術」是利用石英玻璃等材料製作30奈米大小的「隘口」,外加電場之後,其功能就像水壩一樣,把蛋白質分子都聚集在一起,達到快速濃縮生物分子效果,並應用分子診斷快篩晶片的開發。
周家復表示,此技術透過奈米高感度快篩晶片,成功應用於攝護腺癌標誌分子,可在30秒內偵測出1pg/mL的濃度,約是攝護腺癌發病濃度的千分之一,也可在5分鐘內偵測神經胜肽NPY、OXA及皮質醇等,有潛力作為未來飛行員身心狀態的指標因子,讓航空公司可以判斷飛行員的身心狀況是否適合出任務。
另外,「奈米分子捕捉器技術」目前應用在阿茲海默症標誌物的檢測分析,並有初步成果。不過,周家復說,偵測到癌細胞分子或阿茲海默症分子,不代表就會得到此疾病,未來還是得由醫界建立判斷指標,例如每毫升的血液中偵測到多少皮克的濃度,代表為高危險群。
周家復指出,高感度奈米生醫快篩晶片系統平台,未來可望應用在各種癌症等慢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及阿茲海默症診斷的依據,也可進行病毒或流感的檢測以及一般健康檢查,目前已開發出原型機,預估最慢5至10年內可量產上市。2016/05/19
- . 106年重陽節「幸福久久 樂活三民」敬老活動 10/14起3梯次登場
- . 107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講習會3/28開始報名 歡迎踴躍參加!
- . 「青春105 與台南共舞 」系列活動 讓青少年暑假發展興趣遠離毒害
- . 尋找畢書盡 打卡反毒抽限量公仔! 活動期間自6月1日至6月25日止
- . 讓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多元化 衛福部擬修法 並准兩項免疫抗癌新藥上市
- . 陳菊陪蔡英文搭乘輕軌、聽取捷運黃線簡報 感謝支持區域發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