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024 |
服務專線
問題諮詢,請撥打以上服務專線。
78歲的曾張女士,五個月前曾做過右側上眼皮下垂矯正手術,但效果不佳,經兒子多方探聼後知道高醫在治療眼瞼下垂非常成功,所以帶著媽媽前來就診。曾張女士經檢查後發現兩側眼只能張開3-4毫米(正常為9-10毫米),屬嚴重型的上眼瞼下垂,眉毛代償性的拉高,前額滿佈肌肉收縮的皺紋,神情看起來疲憊蒼老而鬱鬱寡歡,兩側負責張開眼睛的提眼肌功能為10毫米(正常值指至少13毫米以上),這是典型的退化性眼瞼下垂。經過施予切除鬆弛皮膚、提眼肌縮短手術(右側20毫米,左側15毫米)及雙眼皮成形術,手術後不但眼睛明亮有神,整個視野恢復正常,曾張女士對手術的結果非常滿意,從憂鬱婦人變成了歡喜婆婆。
眼瞼下垂並非單純的眼皮鬆弛而是整體上眼瞼下垂,因遮蔽了部分或全部的虹膜而影響視野。退化性眼瞼下垂的成因包括提眼肌退化及提眼肌筋膜附著點脫離,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由於手機及電腦的使用盛行,低頭族的退化性病變已悄然提早在40多歲發生。退化性眼瞼下垂的眼部特徵包括抬眉、眼皮變薄、雙眼皮拉高或消失、瞇瞇眼,合併的臉部特徵包括抬頭紋加深、下巴上揚及頸椎後彎,這些都是因瞇瞇眼的窄小視野所帶來的代償性動作,下垂愈嚴重,頭部後仰愈厲害,造成生活不便與肩頸酸痛。
眼瞼下垂的治療原則為提眼肌縮短術、提眼肌/米勒氏肌肉切除縮短術及前額懸吊術,端視提眼肌功能來採取不同的術式。在連續收集253例退化性眼瞼下垂病人中,年齡從40歲到85歲,平均63歲;男性佔25%,女性75%;單側佔15%,雙側佔85%;提眼肌功能好的(>8毫米)佔72%,尚可的(5-7毫米)佔12%,不好的(<5毫米)佔6%;組織學鏡檢顯示大部份是肌肉退化及脂肪浸潤所造成,筋膜附著點變薄脫離的約佔5%。整體手術結果91%病人表示很滿意,9%表示還好,其中有4.2%的病人需要第二次手術微調,遠低於他國家的報導。術後併發症以矯正不足、兩眼不對稱、暫時性閉眼不全最常見。
眼瞼下垂的治療是醫學與藝術的精密結合,術前的評估、術中眼瞼高度的調整、術後的照顧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不但要能動態性的張開眼睛,也要兼顧外觀雙眼皮的自然性。高醫整形外科團隊屢創佳績,2012年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SNQ),每年受邀在國際會議上發表專題演講,患者遍佈國內外,值此第1000例的眼瞼下垂手術,除了分享患者帶來的喜悅感恩外,也讓社會大眾了解到眼瞼下垂之複雜性,非一般醫美手術所能比擬,需要有高度經驗的整形外科及眼科醫師才能勝任。2015/07/27(本文作者 賴春生/高醫整形外科教授)
- . 106年重陽節「幸福久久 樂活三民」敬老活動 10/14起3梯次登場
- . 107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講習會3/28開始報名 歡迎踴躍參加!
- . 「青春105 與台南共舞 」系列活動 讓青少年暑假發展興趣遠離毒害
- . 尋找畢書盡 打卡反毒抽限量公仔! 活動期間自6月1日至6月25日止
- . 讓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多元化 衛福部擬修法 並准兩項免疫抗癌新藥上市
- . 陳菊陪蔡英文搭乘輕軌、聽取捷運黃線簡報 感謝支持區域發展平衡